——人物畫家陸鶴齡
安徽人傑地靈,積澱深厚的“徽文化”孕育了多少先賢大儒與文人雅士,“新安畫派”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巨大影響,至今還感召著無數鍥而不捨的後來者,我對安徽的認識不僅是雄峻秀美的自然景象以及它驕人的歷史文化,更是當今在這片熱土上默默耕耘的安徽畫家。在2002年的金秋時節,我到合肥參加第十六屆全國版畫展覽,相識了安徽省美協常務副主席陸鶴齡,在交談中得知他與我在“軍藝”已故去的袁軍教授曾為中國美院的同班同學,甚感意外和頓時內心的哽酸,袁軍是位很令人懷念的好戰友,在安徽緣遇她的老同學真是難得。此後,由於工作關係便和鶴齡有了些交往,他周圍的美協同仁也經常讚譽他的人品和能力,我讀過他的畫冊和其他所見的作品,欣賞他畫作中撲面而來的藝術魅力,漸漸的對這位安徽畫家有了幾分相知相敬的神交。
鶴齡是我國人物畫大家方增先的學生。他自小酷愛繪畫,為追求藝術夢想,歷盡艱辛而矢志不渝。1963年便從事專業美術,七十年代初以油畫、連環畫、插圖起家,先後有大批的作品問世,1981年錄取至中國美院前,已是安徽頗有影響的青年畫家。在中國美院的二年深造,由方先生的精心指導,又幸得如陸儼少、沙孟海、陸抑非等諸多藝術大家的親炙,再與吳山明、劉國輝、馮遠等人良師益友般的相處,使他在中國畫的理論與實踐上受益匪淺,從而積澱了在中國人物畫領域的深厚基礎。他在省博物館的十年苦讀磨礪,又得益于傳統文化的滋養,更豐實了他在藝術蒼穹翱翔的力量。
鶴齡曾數次赴雲、貴、川,深入民族村落,穿越峽江莽原,盡收素材於囊中。他說他常在萬籟俱寂的穹隆間,與天地對話、與遠古對話,去感悟天地造物的神思妙得,感悟人生輪回的千古奧秘。他先後遊歷了十幾個國家,每到一處,總是思索著異國風情與藝術珍藏的所有感受。他以處處皆學問的理念,藝術苦旅一路走來已近五十載。他處事低調而穩健務實的風尚,他慎於市井利欲且少有隨波逐流的妄為,他寂然畫室安於養學的人生狀態,應是他厚積學識和履歷人生最深邃的感悟。
鶴齡的人物畫,取材寬泛不拘一格,筆下所涉獵的古今中外的人物形象,純樸豪放,勃勃生機。觀其畫有一種直面而來的氣勢,作品中無論是表現當代少數民族人物形象或以唐詩宋詞意寫的古代人物,甚至異國人物風情,都充溢著“形神兼備,氣韻生動” 的魅力,其畫家的激情與真情都鮮活的躍然紙上。他在表現手法上,既有大寫意的狂放灑脫又有小寫意的精彩微妙,頗有藝術視覺衝擊力和耐人尋味的感染力。在鶴齡早期的作品中明顯可見 “浙派”的風貌,如方增先所評 “用筆簡潔厚重,墨法靈動,技巧尤為突出,可謂已得渾厚華滋之妙” 。隨之發展,他在中西畫法的結合上另闢蹊徑,既汲取了從事西畫的諸多元素,又在中國傳統繪畫理念與技法中加以融會貫通,他的筆墨構成常以表現物件的不同,求新求變“法為我用” ,敢於突破陳式且很有創意,令人耳目一新,從而形成了鮮明的個人藝術風格,為當今中國畫壇上具有代表性的徽派畫家領軍人物之一。
鶴齡已進入了“耳順”之年。數十年來,他對藝術孜孜不倦的求索,對人生百折不撓的熔鑄,為藝術人生奠定了深厚的底蘊,他的路還很長,他的視野也很遠,在這日新月異的時代裏,一定會以“獨釣寒江雪”的藝術境界,創造出一個繽紛的水墨世界。
二OO七年五月十六日
注:本文作者劉大為是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