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张子宸先生是博友,从博上无数次浏览品读张子宸先生的作品,品读最多、最喜爱的当为梅。张老的梅极具个性,不似某些画家构图拘于狭窄空间,画来画去的不断重复着有限的几幅画面,或临他人之作。仔细品读张子宸先生的梅花图,作品构思无有雷同且均属其自创。书画创作含万物于中,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只有墨、笔、腕、心合一,方可出神入化。张子宸先生作画取材于大自然,而非闭门造车。为了画梅,他数次在梅花开放时节去观梅,赏梅,印梅于心,化梅于神,而后操笔挥毫。张老说:“用他人之法,纵使形似某家,亦如食某家残羹,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张老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战胜病魔,坚持笔耕不缀,以梅的精神画出了梅的高格。
古人云:“画从于心”,无论画什么必须有思想的支配。画前的构思,主题的选择,都必须经过作者的心--思想,才能开始作画,所以画从于心。当然,只有思想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自然蒙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子宸先生将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体验生活的积淀,转化为笔墨,融画于心而挥毫抒于胸臆。
人若为物欲所蔽,则与尘俗相交,人若为物欲所使,则心受劳苦。张子尘先生只为爱而画,为画而画,不为物欲所累,以绘画为乐,故而作品中不着俗痕。作品《梅》中凌寒怒放的红梅,苍劲纵横交错的枝干,写出了“欲传春消息,不怕雪里藏”的坚贞情操和“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谦逊品格。观张子宸那幅白梅,在风雪弥漫的月夜,雪花与梅花同时来到人间,不由得走进宋代诗人卢梅坡的咏梅诗《雪梅》的意境中:“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平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境中去。
《白桦》图,是一个安静的可以让人远离尘器、忘却一切功名利禄、喜怒哀乐的地方,燥动的心会在瞬间宁静......《郊外》如同一首诗,诗中蕴含着动人的故事。